【预算公开】2020年南通大学省级部门预算公开

发布者:李安琪发布时间:2024-05-31浏览次数:134


南通大学2020年度省级部门预算公开


目     录


 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

     主要职能

2020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

     部门机构设置和所属单位情况

     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及测算分析情况

第二部分 南通大学2020年度部门预算表

表一:2020年省级部门收支预算总表

表二:2020年省级部门收入预算总表

表三:2020年省级部门支出预算总表

表四:2020年省级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

表五:2020年省级部门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表(功能科目)

表六:2020年省级部门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(经济科目)

表七:2020年省级部门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表(功能科目)

表八:2020年省级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(功能科目)

表九:2020年省级部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(经济科目)

表十:2020年省级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预算表(经济科目)

表十一:2020年省级部门“三公”经费、会议费、培训费支出预算表

表十二:2020年省级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

第三部分  南通大学2020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

 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

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


一、主要职能

南通大学(Nantong University)始建于1912年,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、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。2004年,原南通医学院、南通工学院、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。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,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。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《2019中国大学评价》中列第122位,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1位,位列艾瑞深校友会2019世界十大权威大学排名(中国大学)第100名。

 一个多世纪以来,学校秉承“祈通中西,力求精进”的校训精神和“学必期于用,用必适于地”、“道德优美,学术纯粹”等办学理念,锐意进取,砥砺前行,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、学科门类齐全、教学质量优秀、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。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,共有3名本科毕业生入选两院院士,人数并列全国高校第35位。

 学校设有20个学院、1个独立学院(杏林学院)、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(南通大学附属医院)和国际教育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。拥有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,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。临床医学、神经科学与行为学、工程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%。拥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、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、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26个。

 学校现有教职工3152人,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549人,博士、硕士生导师1300余人。共有两院院士10人(含双聘院士9人),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,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2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,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3人,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入选者2人,“973”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,奥运会冠军1人,江苏省“333”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,第二层次10人,江苏省特聘教授17人。

 学校设有106个本科专业(2019年招生专业80个),涵盖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、艺术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历史学、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。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40000人(含杏林学院12000余人),研究生2700余人,留学生750余人。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,2017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。近年来,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、二等奖3项,形成了一批以国家特色专业、国家级教学团队、国家精品课程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、国家精品教材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江苏省品牌专业等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。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、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,江苏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、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。学生年均总就业率保持在98%以上。

 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中石化重点实验室、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、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、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。五年来,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“973”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近500项,获发明专利授权1056件,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、全国创新争先奖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、中华医学成果奖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奖励,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。

 学校广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,与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0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,开展多个国际交流项目。

 学校现有4个校区,占地面积3700余亩,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,纸质图书约280万册。办有学术期刊5种,其中《南通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为CSSCI来源期刊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。

 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“莫文隋”精神的发源地,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,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,江苏省文明学校等。

 中共南通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“8050”的奋斗目标,即到2023年,经过五年的奋斗,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80强,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;到2032年,即建校120周年时,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50强,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。当前,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围绕既定目标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大力实施“人才集聚、特色造峰、创新驱动、文化引领”四大战略,重点推进“八项工程”,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,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!

二、南通大学2020年工作要点

202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,也是“十三五”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。2020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、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深入实施“8050计划”,更加突出目标牵引,充分发挥制度驱动,着力提升内涵建设,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事业发展,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,为加快建设“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”奠定坚实基础。

(一)加强事业发展顶层设计

1.编制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规划。全力以赴完成“十三五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开展“十三五”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。聚焦核心指标提升,深入开展事业发展研讨,科学编制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。

2.开展高水平大学绩效评价和省属高校综合考核。建立符合校情的高水平大学绩效评价和省属高校综合考核指标体系,做好2020年度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(培育)支持高校绩效评价和省属高校综合考核。出台《南通大学深度接轨上海高校 推进校际全面合作工作方案》,实施与沪高校全面合作的“借力攀登”行动。

3.推动省市共建高水平大学。早日签订省市共建高水平大学协议,推动省市共建取得实质性进展。签订《南通大学钟秀校区资产处置协议》,完成钟秀校区置换工作。统筹做好钟秀校区土地置换和啬园校区新一轮基本建设。

4.优化内部治理结构。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探索落实教授治学、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,深入推进依法治校,着力构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,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制定《“学院办大学”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》,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。完善目标考核指标体系,做好2020年目标考核工作。

5.加强独立学院建设。对照独立学院合格验收指标,围绕独立办学目标,加快启东校区硬件条件建设,加强内部机构运作管理,完善独立运行体制,迎接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。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完善“3+1”、“3+1+1”人才培养模式。完成“中医学”专业报批。

6.坚决做好疫情防控。落实教育部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,加强师生健康教育,实施“停课不停学”“停课不停教”“停课不停研”,周密做好师生开学返校,并在教学运行、师生管理、后勤保障、安全保卫等环节落实严格举措,确保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
(二)提高人才培养质量

7.深化思政课改革。坚持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双轮驱动,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,通过推进在线学习、改革评价方式、强化实践环节等方式,提高课程育人实效。加大资源建设力度,建设思政文库、精品项目、精彩一课等项目。重视专兼职思政队伍建设,培育思政课骨干教师,加强辅导员能力建设,完善“三全育人”大思政工作格局,推动育人由“专人”向“人人”转变,把“跟进式”育人理念落到实处。

8.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优化专业结构,招生专业控制在75个以内。以专业标准建设为抓手,推进“六卓越一拔尖”计划2.0背景下的一流专业建设。不断深化一流专业建设内涵,新增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。全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师范专业二级认证,力争2-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。

9.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修订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,以“新医科”“新工科”“新文科”“新师范”为抓手,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建立“四位一体”多元化劳育课程体系。推行探索式、讨论式、合作式等教学方法,完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。实施“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”,新增国家级五类金课3门。出台《南通大学教考评三分离管理办法》,推动考试制度改革和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。推进张謇学院建设,成立学院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,出台支持学院发展办法,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平台,打造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人才培养高地。

10.加强教学实践平台建设。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,培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。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平台建设,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基金的推动作用。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建设,打造高质量实践教学环境。

11.推进创新创业教育。加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,初步建成“六位一体”的示范中心。建设校院两级双创导师队伍。落实“一院一赛”制度加强“四层三维”竞赛体系建设。申报首批江苏省本科高校产业学院。抓好“互联网+”等各级各类竞赛,获全国“互联网+”竞赛金奖1、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。

12.提升招就工作质量。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,提高招生宣传工作实效,拓展外省普通本科本一批次招生,切实提高生源质量。围绕高质量就业,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,开展困难学生就业精准帮扶,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.5%

13.提高服务育人实效。深化“学在通大”学风建设活动,引导学生“回归常识”,培育优良学风。健全学生资助制度,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提高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实效。推广使用“易班”工作平台,发挥学生组织“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监督”作用。

14.加强体育、艺术和军事课程教育。制订并实施年度群众体育活动计划,积极开展“阳光体育”活动。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,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。深入推进艺术教育。加强国防教育,扎实推进军事课程建设。

(三)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

15.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。修订《南通大学人才引进与实施办法》《南通大学科研助理管理办法》《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“伯乐奖”奖励办法》,完善人才引进机制,提升引才工作实效。设立人才特区,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,切实发挥人才作用。实施校内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,探索“高层次人才+创新团队”模式,加快人才集聚。新增国家级人才7人,省部级人才12人,省级以上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1个,引培海外博士学位教师40人。

16.健全教师发展体系。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,开展“教学名师”评选,打造“名师工作室”品牌。持续推进师资“博士化”“国际化”工程,专任教师队伍博士占比达到62%,具有6个月以上海外经历占比达到28.5 %。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政策,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。继续用好“认定评审”“破格评审”政策,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。

17.深化人事制度改革。以调整专业技术三级及以下岗基础岗位聘用条件为重点,修订岗位聘用文件,完善“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”的人事管理机制。深化第二轮绩效工资改革,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政策,重点完善岗位绩效1-3档定档条件,提高教师人均绩效。指导二级单位完善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,体现“以岗定薪、岗责一致”“多劳多得、优绩优酬”的鲜明导向。

18.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。对照“四有”教师标准,加强教职工行为规范建设。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入职第一课,强化正面引导。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,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,严格落实师德失范“一票否决”。

(四)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

19.加快构筑学科高峰。加大ESI1%学科、博士授权学科建设力度,实施《南通大学高水平学术论文成果视同折算办法》,专项培育ESI潜力值超过50%的潜势学科,新增ESI1%学科1个,ESI2.5‰ 学科1个。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,积极参加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,新增B类学科1个。做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、省重点学科的建设管理,确保8个省重点学科通过验收。

20.全力以赴做好新一轮学位点申报工作。继续加大组织化推进力度,加强顶层设计,落实建设规划,推进资源整合,全力以赴做好新一轮学位点尤其是博士学位点申报工作,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。做好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公共管理硕士点专项评估工作。加强对新增和新调整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管理。

21.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。修订“硕博连读”“申请-考核制”管理办法,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,加大招生绩效奖励实施力度,提高“双一流”高校生源比例,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3400人。修订《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》,突出导师师德标准和科研水平,切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。修订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,完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,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。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,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到100%,就业率达到98%

(五)提升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

22.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。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,高质量推进项目申报。支持各非直属附属医院(临床学院)建设,发挥非直属附属医院(临床学院)的科研支撑作用。建好现有国地联合工程中心、省部级重点实验室、协同创新中心,组织高端平台申报工作。积极支持“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”建设。完善科研激励机制,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。加强实验动物中心建设,提升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。新增国家级自然科学项目120项(其中重大重点项目4项),纵向科研经费1.2亿元;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,省部级创新平台2个;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,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(其中一等奖2项);以第一单位发表高质量论文2000篇,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10部。

23.提升人文社科发展水平。组织化、专业化、精准化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。加强张謇研究院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,打造人文社科新的增长点。加强“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”建设,建成省级“高端智库”。修订《期刊分级目录》,突出“有效科研”导向。实施“人文社科精品著作遴选培育工程”,推动高级别成果提质增量。新增国家级社科研究项目20项(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项)、省部级政府性项目40项,纵向科研经费900万元;省部级创新平台1个;获省部级哲社优秀成果奖10项(其中一等奖2项);发表高质量论文280篇,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35部。

24.提升服务地方能力。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、国家级众创空间、省双创示范基地、青创E站建设,持续释放双创新动能。加强产学研基地、校企联盟等合作平台建设,深化校地校企合作。加强技术转移地方分中心建设,推进省技术市场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实体化建设,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。修订《专利申请管理办法》,落实专利激励政策。出台《横向科研项目级别认定实施细则》《决策咨询类科研成果管理办法》,完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。深化部省共建内涵,参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。做好分析测试中心工作,增强科研支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。横向科研到账经费6000万元,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-4项,授权发明专利260件,转让发明专利180件。

25.加快附属医院发展。按照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深化机制改革实施纲要(2020~2021)》完成好机制改革落实年各项目标任务,强化机制制度建设。根据年度工作要点,细化任务分解,确定118项重点任务(含29项重大项目),有力有序全力推进实施。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省级医疗中心创建。加强国家级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(学科)申报与复核工作。推进“互联网+护理”,实现临床护理工作移动化。推进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深层次合作,设立联合研究基金,整合打造省内一流、面向全院和协作联盟的临床医学科研平台。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,坚持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并重,力争国家级人才实现突破。实施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,继续实施“杰出青年医师培养工程”,加大统招博士后引进力度,打造人才梯队。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,开启新院区建设,拓展发展空间,强化苏中苏北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定位,为江海百姓贡献健康福祉。

(六)积极扩大开放办学

26.深化国际交流合作。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,在创新平台建设、科研协同创新、师生互访互学、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。拓展中外联合培养学位项目,开发学分互认交换生项目,探索与加拿大约克大学、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新增友好合作院校10所,派出500名学生出国(境)交流,具有三个月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本科生占比达2.6%,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研究生占比5.8%,学校入选“国家华文教育基地”。

27.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。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,全年新招留学生500人。重点拓展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,逐步发展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,力争新增全英文授课课程1。推动留学生管理机制改革,逐步实现留学生趋同化管理。启动港澳台学历生教育,探索港澳台学生管理模式。申请“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认证”。

28.积极发展继续教育。适度扩大学历继续教育规模,优化招生专业和教学点布局。做好海外考试组织与项目拓展。稳步推进“助学二学历”工作。运用信息化手段,加快继续教育转型。做好国培计划及各类培训,全年实现社会培训收入到账经费2300万元。

29.做好基金会和校友会工作。召开第三次校友代表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。完成7个地方校友分会的换届工作,筹建5个地方校友分会,筹建“南通大学印度校友会”。继续推进院级校友会建设,实现全校院级校友会全覆盖。加大引进捐赠工作力度,完成引进社会捐赠2200万元以上。

(七)完善公共服务体系

30.推进校园基本建设。落实建设规划,做好啬园校区艺术楼、文科楼、生科楼、第三食堂、六期学生公寓、体育馆、留学生公寓以及启秀校区留学生公寓等项目前期调研、方案设计、立项报批等工作,适时开展工程招标、开工建设等工作。推进青教周转公寓2号楼建设,确保按期竣工并交付使用。加快启东校区主体工程建设,确保三期工程全部投入使用、四期工程按期交付。

31.加快信息化建设。加快“智慧校园”建设,优化公共数据平台,完善业务应用平台,实现大数据下信息共享共用,提高管理水平。加强网络资源建设,为开展慕课、线上课程、远程教育等提供技术支撑。加强网络阵地管理,制定《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》,完善校院两级网络运维体系。

32.提高服务保障水平。修订《公用房定额配置标准》,推行公用房“二级管理、有偿使用”,探索资产绩效管理新模式。实施启秀校区食堂环境优化方案。完成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三期项目验收。践行环境育人理念,提升校园景观建设品味。

33.做好财务审计工作。多渠道筹措资金,努力实现学校收入的稳步增长。实行校院财务两级管理,完善预算编制方法,加强预算执行管理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。全面推进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建设,接受省教育厅专项验收。深化银校合作。加大对科研项目、财务管理、基建修缮工程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,保障学校资金健康运转。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。

34.做好杂志、图书、档案工作。做好杂志的提档升级工作。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。创建“省档案工作规范四星级单位”。建成网上虚拟校史馆。

(八)推进全面从严治党

35.突出政治建设统领。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,毫不动摇强化政治定力,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,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坚决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
36.加强宣传思想工作。强化理论武装,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“三进”工作。以获批省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为契机,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。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,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全方位加强阵地管理,坚决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。加大对典型人物、办学经验、事业发展成果的宣传力度,扩大社会影响。适应“融媒体”趋势,制定《新媒体阵地建设与管理办法》,发挥校院两级微信、微博、网站的门户功能,完善新闻宣传工作考核机制,建立媒体矩阵,提高宣传实效。

37.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成果,抓好调研问题整改落实,构建工作长效机制。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、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,压实压紧基层党建主体责任。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双带头人”培育工程,实现教师党支部“双带头人”全覆盖。改进党员教育管理,开展“教师党员先锋工程”“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”。推进标准化支部建设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等制度,用好《“我是共产党员”记实手册》和“基层党建工作记实系统”,规范党内政治生活。试点开展二级党组织最佳党日活动现场观摩,鼓励工作创新。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,提升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。

38.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。坚持“五突出五强化”选人用人机制,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质量,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,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精气神。完善干部制度建设,落实鼓励激励、容错纠错、能上能下“三项机制”,修订《科级领导干部管理办法》。加强干部队伍管理,完善处级干部考核方案,强化考核结果运用。开展中层干部届中调整,优化干部队伍结构,加快选拔培养年轻干部,有序推进干部交流轮岗。坚持从严管理干部,严格执行提醒函询诫勉、严格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。加强党校(社会主义学院)和分党校建设,发挥党员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。

39.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。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,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有效落实。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,落实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,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》,着力开展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综合整治。科学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开展嵌入式监督,对免试推研、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、招投标工作等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评估。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,年度内处级干部谈话实现“全覆盖”。抓好第二轮校内巡察问题的整改落实,适时开展巡察“回头看”。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为重点,扎实开展新一轮校内巡察。加强问题线索管理,规范问题线索处置,坚持“一案双查”。开展二级党组织书记和纪检委员述责述廉工作。加强专兼职纪检干部队伍建设。

40.加强校园文化建设。围绕重大节日、纪念日等主题,开展理想信念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和荣校爱校教育,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用好百余年文化积淀,讲好新时代通大人故事,培育新时代通大文化内核。持续放大“莫文隋”育人效应,打造师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地。举办“5.28”校庆日活动,加快学校标识系统建设。实施“一院一品”项目,加强专业文化建设。推进楼宇文化建设、校园文化景观建设,营造文化育人良好氛围。

41.做好统战、群团和离退休工作。坚持同心思想,指导民主党派开展组织建设,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,切实做好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。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,加强二级教代会建设,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。推进共青团改革,实施“磐石工程”,做好引领和服务青年学生各项工作。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和关工委工作,发挥老同志在在学校事业发展和服务育人上的重要作用。

42.维护校园安全稳定。坚持底线思维,强化风险意识,完善工作机制,开展风险排查,加大校园环境整治,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,着力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。做好保密工作。做好国家安全工作。

三、部门机构设置和所属单位情况

1. 共设党政管理机构28

 党委办公室(与校长办公室、保密工作办公室合署)、党委组织部(与党委统战部、党校(社会主义学院)、机关党委合署)、党委宣传部(新闻中心挂靠)、纪委办公室(与监察处合署)、党委教师工作部(与人事处合署)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(与研究生院合署)、党委学生工作部(与学生工作处合署)、党委保卫部(与党委人民武装部、保卫处合署)、校长办公室、教务处(与教学质量管理处合署,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挂靠)、科学技术处(分析测试中心挂靠)、人文社科处、服务地方工作处(与部省共建办公室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、技术转移中心合署)、人事处(与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合署,教师发展中心挂靠)、研究生院(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合署)、学生工作处、离退休人员工作处、财务处、监察处、审计处、发展规划处、社会资源处(校友会秘书处、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挂靠)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(与国际教育学院、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合署)、国有资产管理处(招投标管理办公室挂靠)、基建处、后勤保障部、保卫处、医院管理办公室

2. 共设群众团体2

工会、团委

3. 共设直属(附属)单位10

 图书馆、档案馆(与校史馆合署)、杂志社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(与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合署)、继续教育学院(与继续教育管理处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合署)、实验动物中心、工程训练中心、启东校区建设指挥部、附属医院、杏林学院

4. 共设院系、科研机构24

 文学院(范曾艺术馆、楚辞研究中心、张謇研究所挂靠)、理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(南通廉政研究中心、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挂靠)、经济与管理学院(与江苏沿海沿江研究院合署)、教育科学学院(与教师教育学院合署)、外国语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(海洋学院)、机械工程学院、信息科学技术学院(通科微电子学院、阿里云大数据学院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)(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挂靠)、电气工程学院、纺织服装学院、医学院(护理学院)(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挂靠)、公共卫生学院、体育科学学院、艺术学院(建筑学院)、地理科学学院、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(交通学院)(交通运输工程研究院挂靠)、药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、张謇学院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(与神经科学系、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合署)、特种医学研究院(与航海医学系、航海医学研究所、疼痛医学研究院合署)、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

四、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及测算分析情况

 预算收入编制依据:一是学生生均拨款,根据学生人数、专业确定;二是离退休人员情况;三是学生收费情况;四是学校横、纵向科研收入情况预测;五是学校其他收入等情况预测。以上共同形成部门预算收入测算以及编制的依据。

 预算支出编制的依据,主要一是人员经费的保障,根据在职、离退休、长期聘用等人员情况进行测算;二是学校基本运行经费的常规状况;三是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明确的发展方向所需要的经费情况。以上共同形成部门预算支出测算以及编制的依据。


第二部分 南通大学2020年度部门预算表


  具体情况,见附件。


第三部分 南通大学2020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

  1. 收支预算总表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2020年度收入、支出预算总计128074.40万元,与上年相比收、支预算总计各增加10636.09万元,增长9.06%。主要原因是2020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加。其中:

 (一)收入预算总计128074.40万元。包括:

1. 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总计75874.40万元。

1)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75874.40万元,与上年相比增加10436.09万元,增长15.95%。主要原因是2020年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。

 (2)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0万元,与上年相比保持不变。

2. 财政专户管理资收入预算总计28000.00万元,与上年相比减少4000万元。主要原因是2019年将以前年度应交财政专户结余纳入当年预算。

其他资金收入预算总计24200万元,与上年相比增加4200万元。主要原因是2020年科研经费和捐赠收入增加。

(二)支出预算总计128074.40万元。包括:

1.教育(类)支出99692.76万元,主要用于人员经费、教学及科研的运行保障支出。与上年相比增加2344.85万元,增长2.41%。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调整、科研支出增加等。

2.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28.60万元,主要用于单位代缴基本养老保险(事业)、单位代缴职业年金(事业)。与上年相比减少723.46万元,减少9.10%。主要原因是学校负担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下降。

3.住房保障(类)支出21153.04万元,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和提租补贴。与上年相比增加9014.70万元,增长74.47%。主要原因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公积金和提租补贴提高。

此外,基本支出预算数为108225.11 万元。与上年相比增加10246.80万元,增长10.46 %。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及日常运行经费增加。

项目支出预算数为19849.29万元。与上年相比增加389.29万元,增长2.00%。主要原因是教学仪器设备等项目支出增加。

  1. 收入预算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本年收入预算合计128074.40万元,其中:

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874.40万元,占59%

 政府性预算收入0万元,占0%

财政专户管理资金28000万元,占22%

其他资金24200万元,占19%

  1. 支出预算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本年支出预算合计128074.40万元,其中:基本支出108225.11万元,占85%;项目支出19849.29万元,占15%

  1. 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2020年度财政拨款收、支总预算75874.40万元。与上年相比,财政拨款收、支总计各增加10436.09万元,增长15.95%。主要原因是2020年学生人数增加。

  1. 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 2020年财政拨款预算支出75874.40万元,占本年支出合计的59%。与上年相比,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0436.09万元,增长15.95%。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调整、公积金及提租补贴计提比例调整等。其中:

 (一)教育(类)

普通教育(款)高等教育(项)支出67090.65万元,与上年相比增加10582.68万元,增长18.73%。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调整等。

 (二)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(类)

社会保障和就业(类)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(项)支出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(项)支出6000.00万元。

 (三)住房保障(类)

住房改革(款)提租补贴(项)支出2783.75万元,与上年相比增加853.41万元,增长44.21%。主要原因是公积金、提租补贴计提比例上升。

六、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 2020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66305.11万元,其中:

  1. 人员经费50785.65万元。主要包括:基本工资、津贴补贴、奖金、社会保障缴费、伙食补助费、绩效工资、其他工资福利支出、离休费、退休费、抚恤金、生活补助、医疗费、奖励金、住房公积金、提租补贴、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。

  2. 公用经费15519.46万元。主要包括:办公费、印刷费、咨询费、手续费、水费、电费、邮电费、取暖费、物业管理费、差旅费、维修(护)费、租赁费、会议费、培训费、公务接待费、专用材料费、劳务费、委托业务费、工会经费、福利费、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、其他交通费用、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、办公设备购置、专用设备购置、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、其他资本性支出。

七、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 2020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支出 0 万元。与上年保持不变。

八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75874.40万元,与上年相比增长15.95%。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调整、公积金及提租补贴计提比例调整等。

九、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

南通大学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66305.11万元,其中:

(一)人员经费50785.65万元。主要包括:基本工资、津贴补贴、奖金、社会保障缴费、伙食补助费、绩效工资、其他工资福利支出、离休费、退休费、抚恤金、生活补助、医疗费、奖励金、住房公积金、提租补贴、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。

(二)公用经费15519.46万元。主要包括:办公费、印刷费、咨询费、手续费、水费、电费、邮电费、取暖费、物业管理费、差旅费、维修(护)费、租赁费、会议费、培训费、公务接待费、专用材料费、劳务费、委托业务费、工会经费、福利费、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、其他交通费用、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、办公设备购置、专用设备购置、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、其他资本性支出。

十、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

2020 年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 0 万元,保持不变。

  1. 一般公共预算“三公”经费、会议费、培训费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

    南通大学 2020 年度未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“三公”经费。


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


一、财政拨款:指由一般公共预算、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财政拨款数。

二、一般公共预算:包括公共财政拨款(补助)资金、专项收入。

三、财政专户管理资金:包括专户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(主要是教育收费)、其他非税收入。

四、其他资金:包括事业收入、经营收入、其他收入等。

五、基本支出:包括人员经费、商品和服务支出(定额)。其中,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、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。

六、项目支出:包括编入部门预算的单位发展项目、省直发展项目支出安排数等。

七、单位预留机动经费:指预算单位年初预留用于年度执行中增人、增资等不可预见支出的经费。

八、“三公”经费:指省级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(境)费、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。其中,因公出国(境)费指单位公务出国(境)的住宿费、旅费、伙食补助费、杂费、培训费等支出;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、燃料费、维修费、过路过桥费、保险费、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;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(含外宾接待)支出。

2020年省级部门预算公开报表.xls